5月23日,營口高中校長劉鳳岐應邀參加了市政府中考新聞發布會。面對記者的提問,劉鳳岐校長暢談高考改革后,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學問題。
高考改革后,考試模式變成了“3+3”,學生必須從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政治、歷史、地理中選擇3個選考科目,共有20種選擇。同一個行政班里,學生選考科目不同,無法保證所有學科都在同一間教室上課,只好采取走班制的辦法。
通過先行實驗區的實踐,走班教學主要有四種形式。一是套餐制,就是學校只提供幾種組合,學生必須在規定的組合里選。這種辦法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,而且后患較多。二是小走班,就是先固定兩科,把選考科目兩科相同的學生放在一起分班,另一科實施分層走班教學。小走班和套餐制共同的問題是,必然打破實驗班和普通班界限,而且班級成績不均衡,無法形成有效競爭。三是中走班,就是語文、數學、英語在行政班上課,選考科目全部采取分層走班教學。這種辦法對學校辦學條件提出了很高要求,起碼教室數量要達到班級數量的1.25倍,歷史、地理、化學、生物這些學生選考相對集中的學科要有充裕的師資,而絕大多數學校不具備這樣的條件。四是大走班,就是語文、數學、英語和選考科目全部采取分層走班教學。這種辦法實質上取消了行政班,對學生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。
在浙江、上海,包括第二批實驗區,各高中都是根據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確定走班方式,而且越是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學校,教學成績越突出。營口高中辦學條件全省領先,師資儲備豐富,每個學科都有一批全市頂尖的教師,基本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求。我們現在的想法是,盡量爭取在未來的高考改革中采取第三種方式。
今后一段時間,營口高中要緊緊抓住高考改革的機遇,深化教育改革,提高辦學質量,努力實現換道超車。